
从布朗到牛津,她为何钟情于心理学?
发布日期:2025-04-15 16:21 点击次数:56
在当今社会,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日益凸显,不同年龄段和身份背景的人们面临着各自独特的压力与挑战。然而,未成年人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他们难以表达内心的困扰,而外界也容易对他们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
我们今天的嘉宾Christine在布朗大学深入学习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相关知识后,深刻洞察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她通过在非营利组织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参与自杀热线志愿服务以及从事儿童正念教育等经历,逐渐明确了自己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热情。这些经历不仅让她见证了不同群体在心理健康上的需求,也帮助她抵抗自身长期以来存在的存在主义危机。
未来,Christine会想要回国从事心理咨询的相关工作,与更多需要帮助的灵魂建立连接,提供温暖和力量。
01
看见ta
展开剩余92%在众多经历中,Christine选择首先分享她在为homeless提供帮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工作的经历。在那里她为homeless提供帮助,比如向他们分发食物。在周五晚为客人提供坐下食用晚餐,并帮助组织不同活动服务如在;法律诊所健康检查,流感疫苗,营养信息等。
谈及自己在做此类公益性质的活动时, Christine表示会有巨大的存在主义的乌云笼罩在她的思想上空。
她一方面希望 和那些homeless建立更深的连接,去更好地理解他们;
一方面又担心在连接建立后,自己 还未强大到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可能会适得其反。然而她与他们相处得愈多,存在主义危机就消弭得愈快。
Christine着意分享了她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那天是Christine第一次走进教堂和homeless们聊天。一进教堂Christine就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坐在大厅,老少皆有,神态迥异。leader向她介绍了一位 20岁左右,有些迫害妄想症的男孩。同事 与这个男孩的沟通并不顺利,所以换Christine来继续沟通。
“或许是缘分使然”,Christine和这个男孩的沟通很顺利,男孩并未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什么狂躁,两个人就像真正的朋友在聊天,Christine从未将自己放在一个从上到下的施救者的位置。
Christine问这个男孩如果能回家,他最想做什么。
——“I wanna be an artist.”
时间会冲淡记忆,但Christine会一直记得那个男孩的眼睛很有灵气,好像成为艺术家就是命中注定的选择。男孩眨眨自己的眼睛,他也觉得自己的眼睛很漂亮,他也知道自己的灵性所在。
男孩告诉Christine: “Nowadays, people don’t have hearts.”“I might be mentally ill. But I have a heart。”
这句话深深震撼到了Christine,她忍不住去想,在如今的世界里,像这个男孩的许多人,究竟只是有精神疾病,还是其实有一个过于丰厚敏感的灵魂。
“在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完全温和的场域里,我们实现了互相理解,真正清晰地看到了彼此。”
Christine回忆到他们的第一次分别,也是最后一次见面。男孩冲她的leader大喊一句:“You’ve got to keep this one. She also has a heart.”之后他们在教堂门口拥抱,Christine对男孩说:“promise me, you will be safe this weekend. ”,那个男孩消失在街道尽头,他们再也没有相遇过。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又如宿命般的必然。所谓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当远离精神的故乡千万里之后,我们正是依靠陌生人的锚点,坐上短暂相遇的窄船,到岸后再去向各自不同的天地。
放在国内的语境中,homeless一词通常带有歧视的意思。许多人认为homeless是由于自身的惫懒与不思进取才沦落至此,但在层层社会结构的剥削之下,上层飘落的一片雪花可能都会在底层引发致命的雪崩。
累代的贫穷,精神疾病的发作,救援机构的不作为......种种残酷现实,都让这些homeless无路可退,并被社会的污名化按在在泥沼里无力脱身。
同样的生而为人,彼此之间的同理心却很稀少。Christine谈到自己曾有过振臂一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念头,作为一位人类学和心理学者,其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永远保有对全人类最真诚的关心,这份关心就像平安夜的壁炉火光,燃烧温暖而岁岁不息。
结束这段回忆,Christine更加坚定了结束交流重回布朗后,她要继续去和更多人建立连接的想法。鲜花在秋天会凋零,但不应因此拒绝春天的开放,因为秋天花落后还会留下果实。对抗虚无的答案就在谜面里——接触真实。
Christine提到了个专注乡村教育的ngo的故事,他们坚持给乡村的孩子送铅笔。他们没有能力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但可以让他们始终有一支铅笔握在手中,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记录,或者画出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看到的世界最初的样子。
这不是一件悲观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放弃,所有人都在努力。Christine说她现在还不能把homeless们都装到卡车里去提供庇护之处,但她可以从给大家一根铅笔开始。
02
理解ta
“深夜时一通电话打来,听筒那头的陌生人哭的泣不成声。相信我,不需要听他倾诉什么,只听哭声,你一定能感受到他此时非常的悲伤与痛苦。”
Christine在做自杀热线志愿者时,通过温和、机智、不打扰的提问,运用友好或“不加评判的倾听”的艺术,鼓励人们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讲述自己的故事;不提供建议,而是提供保密的情感支持;不管自己的宗教或政治信仰如何,总是试着去看别人的观点。
“很多人会认为共情很难,但其实他们从未真正尝试共情一段情感。”笑声是喜悦,哭声是悲伤,这应该是刻在人类基因深处的共识。千万年来人类的情感洒落在各处,像是细碎的钻石在隐秘地发光,共情就是一根隐形的丝线,把这些碎钻穿成一条夺目的项链。共情很简单, 共情并非要求我们有共同承他人背后经历的能力,共同理解的是情感,便已经很足够了。
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负面情绪对于Christine而言并不是一种负担,与之对应的,Christine的习惯是反复复盘,她会推小及大——
“
我们不应该漠视任何一个人的痛苦,这份痛苦应该由全世界来共同承担
摘掉有色眼镜,去看身边的人的真实面貌,那些情感的碎钻才不会成为远古的遗泪,在偏僻的星云里日渐黯淡了光泽。
03
溯源ta
Christine在结束了homeless志愿者的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在教小孩子mindfulness。和前一段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极天真极纯粹的精灵,一如那些homeless童年的时候。他们究竟在社会上经历了什么,才会被命运的水草困住,越挣脱越束缚。
在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遇到危险该怎么办,所有的孩子都回答“Ask for help.”老师又问最后真正能帮助到自己的是谁,孩子们又回答“Ourselves.”
孩子们清晰的意识让人感受到勃然的力量——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 你可以找你身边爱你的人来帮你,但同时你也会知道,最能拯救你的人永远都是你自己,这两者是不冲突的。我是一个坚强的人,跟我需要帮助,跟我需要爱这两者是不矛盾,它们和谐共生,将共同塑造出一个健康的人。
一个🥰被爱的小孩往往也拥有健全的爱人的能力。Christine回忆起她曾带孩子们去合唱,孩子们手拉着手,歌词的大意是我要爱自己,爱父母亲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把爱传递到全世界。一曲终了,Christine让孩子们传递一个心脏形状的毛绒玩具,说出当时的感受,孩子们大都这样回答:
“
I feel warmth and loved. And I feel like I want to give other people love
把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是根植在这些孩子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假以时日,若不遭逢社会的变故,这些想法会不断抽条、伸展,好像榕树的根须,遍布这片海岸线。
然而扎根于不同的土地,枝条延展的方向也相去甚远。
Christine还从事过同辈咨询的相关工作,在能力范围内面向国内的年轻人提供免费的coaching。在工作过程中,Christine感受到在东亚的教育体系下,大家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是严重不足的,很多人不仅对外界的变化麻木,甚至对自己心理状态也是一无所知,只有当处境相当绝望时,才会向外界发出微弱的呼救声。
网上曾盛传“东亚小孩九件套”:
束缚天性
压制情绪
无视需求
讨好人格
苦难教育
不停攀比
功利思维
放松羞耻
延迟幸福
束缚天性
压制情绪
无视需求
讨好人格
苦难教育
不停攀比
功利思维
放松羞耻
延迟幸福
并非所有东亚年轻人都有机会跳脱出当下环境的桎梏,换一处阳光明媚,草浪翻滚的地方去重新养育自己。如何在眼前的阴云中,找一块碎玻璃,在云隙中折射出彩虹的光芒,是国内有良知的心理从业者任重而道远的职责。
谈到此处Christine很动情:“我就是东亚女性,只有我们最懂彼此。”
04
关于她
Christine说自己选择心理学是天命授之。她从小就认为自己的理想是学心理学——当身边的人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境时,自己总能用独特的方式给他们帮助和安慰,这样的正向反馈更加坚定了她的想法。Christine在高中期间就创办了第一个心理社团,领导有关心理学的活动。在社团成员中开展实验,探索心理健康保护与倡导的手段。
虽然自己目前采用人类学的目光来观察世界,但为了能产生干预,那心理学将是必然的选择。国内的语境里存在太多禁词,鲜有人愿意踏足,Christine指出自己理想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就是回国去帮助更多少数的边缘的群体,在自己有机会的情况下和更多的人去交流,不断扩大自己的sample size。
和更多的人接触其实是把自己更完整地袒露在世界面前,用尽每一寸皮肤,每一处毛孔去感受冰川下火山的脉搏,洋流交汇处鱼群的溯游,极光剪裁出的极夜永幕,正是昨日那些过客匆匆才塑造出今日征途漫漫。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痛饮苦酒,寻觅生路。”
就像悉达多在河边一样,Christine把自己的状态描述成水,没有形状,可以适应任何形状的容器。水无色无味,0度结冰100度沸腾,但无论如何,水就是水,她的本质是不会变的。长期思考存在主义危机的Christine坦言自救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为何而活——为了高高悬挂的理想,体验一切,去认识更多的人并建立连接。
编后:和Christine在采访中畅聊,一见如故。了解到她很喜欢张国荣后,想到这段歌词很贴合她,特意摘抄出来,共勉:
“将往事留在风中
因为我仍有梦
依然将你放在我心中”
采访&撰文 | 欣欣子
发布于:北京市